建设行业工程机械领域安全理论考试查询

输入查询条件,查询满足条件的数据。

输入查询条件,查询满足条件的数据。
| 姓名 | |
|---|---|
| 身份证号码 | |
| 分数 | |
| 考试时间(例:2021年10月) | |
| 1、用一个装在专用底盘或拖拉机地盘前端的铲斗,铲装、运输和倾卸物料的铲土运输机械是 | |
| 2、目前铁路工程施工采用的机械是 | |
| 3、用于物料的分级、脱水、脱介等作业是 | |
| 4、某工地运送刚才的车是一起重卡。此车的一个工作循环是: | |
| 5、目前我国轮式装载机已普遍使用( )转向系统 | |
| 6、属于振动式压路机的垂直振动激励的是 | |
| 7、自行式铲运机的伺服式分为 | |
| 8、不属于旋回式破碎机的基本形式的是 | |
| 9、轮胎压路机的杠杆式又称为 | |
| 10、按混凝土泵的移动形式分类的是 | |
| 11、自卸汽车车型选择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是其 | |
| 12、某工地运送刚才的车是一起重卡。此车的一个工作循环是: | |
| 13、运送混凝土的专用设备是 | |
| 14、2004年下半年新疆有一个长隧洞引水工程进行了设备招标,假设你是设备招标方法人代表,那么你会选择( )设备方案 | |
| 15、用于防止塔式起重器超载的安全装置是 | |
| 16、按发动机功率等级不同,可分为()类 | |
| 17、液压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路线从( )开始 | |
| 18、用在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平整、机场的修筑,尤其是高速公路的修建中,必须的机械设备是 | |
| 19、运送混凝土的专用设备是 | |
| 20、当施工现场五电源或电力不足时,常选用的自建发电系统是 | |
| 21、下列哪个部件不属于柴油机 | |
| 22、某栋办公大楼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突然发生停电事故,这时应该首选的振捣器为 | |
| 23、 购置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 施工单位应当查验其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 |
| 24、 安全防护用品可以以货币或其他物品形式发放。 | |
| 25、 视察建筑施工现场工作的人员可不佩戴安全帽。 | |
| 26、 悬挂安全带时应低挂高用, 不得高挂低用。 | |
| 27、 从业人员有权了解施工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 | |
| 28、 从业人员的义务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 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 | |
| 29、《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行政法规。 | |
| 30、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 |
| 31、 目前, 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 |
| 32、 行政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 |
| 33、 从法律效力上讲, 行政法规的效力要高于法律。 | |
| 34、 焊工手套应有足够的长度, 使用前应检查皮革或帆布表面有无僵硬、 磨损、 洞眼等 | |
| 35、 安全防护鞋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或测试。 | |
| 36、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若使用 3 米以上的长绳时, 可以将安全带接长使用。 | |
| 37、 作业人员不得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 | |
| 38、 从事清除焊渣作业的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 | |
| 39、 新进场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 |
| 40、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 |
| 41、 特种作业人员享有意外伤害、 工伤保险的权利。 | |
| 42、《安全生产法》 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 | |
| 43、 按照国家规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 以上(或等于)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为高处作业。 ” | |
| 44、 二级高处作业, 坠落高度为 15〜30m。 | |
| 45、 移动梯是应用最频繁的一种梯子, 具有搬动方便、 使用灵活、 登高高度较髙等优点, 但受工作倾角的限制, 有一 定的危险性。 | |
| 46、 移动梯和折梯在使用中, 如果高度不够时, 可以使用凳子、 木箱等临时垫高。 | |
| 47、 登高用梯其踏板间距宜在 30cm 左右, 一般可以有缺档。 | |
| 48、 移动梯可接高使用, 但只能接高一次, 接高后连接部位的承载能力不得小于 1100N。 | |
| 49、 消防水池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一般不得小于 10m, 在水池周边留有消防车道。 | |
| 50、 水可以用来灭电火。 | |
| 51、 一般临时设施区域, 配电室、 动火处、 食堂、 宿舍等重点防火部位, 每 100m 2 的应当配备两个 10L 灭火器。 | |
| 5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消防车通道, 其宽度应不小于 1.5m。 | |
| 53、 临时木工间、 油漆间、 机具间等, 每 25m 2 应配备一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油库、 危险品仓库、 易燃堆料场应配 备数量足够、 种类适合的灭火器。 | |
| 54、 使用时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 5m, 可以放置在高压线下面或在太阳下曝晒。 | |
| 55、 30 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施工, 应当设置加压水泵和消防水源管道, 每层应设出水管口, 并配备一定长度的消防水管。 | |
| 56、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3m。 | |
| 57、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开关箱, 并且可以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 2 台用电设备。 | |
| 58、 配电箱、 开关箱必须按照开关箱一分配电箱—总配电箱的顺序操作送电, 按照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顺序操作停电。 | |
| 59、 移动式配电箱、 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 稳定的支架上, 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 0.8〜1.6m。 | |
| 60、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Ⅰ 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 |
| 61、 隧道、 人防工程、 高温、 有导电灰尘、 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 2.5m 等场所的照明, 电源电压不应小于36V。 | |
| 62、 聚光灯、 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 500m, 可以直接照射易燃物。 | |
| 63、 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0.5m。 | |
| 64、 冬季施工与冬期施工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 | |
| 65、 爆破施工要离建筑物 50m 以外, 距高压电线 200m 以外。 | |
| 66、 金属具有冷脆性, 冬期低温冷拔、 冷拉钢筋时, 要防止钢筋断裂伤人。 | |
| 67、 在浓雾、 雷雨和黑夜时, 可以进行露天爆破作业。 | |
| 68、 同一位置必须同时设置不同类型的多个标志牌时, 应当按照先右后左, 先下后上的顺序排列设置。 | |
| 69、 现场急救, 一般按照“环境评估、 伤情评判、 打开气道、 人工呼吸、 人工循环”程序进行。 | |
| 70、 发生火灾时, 如果身上的衣服着火时, 一定边跑边用手拍灭火。 | |
| 71、 对一起事故的原因详细分析, 通常有两个层次, 即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 |
| 72、 施工现场的易燃、 易爆和剧毒物品在储存时, 可以与其他物品混放。 | |
| 73、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 构筑物、 道路、 易受机械损伤、 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地面高 2.0m 到地下 0.2m 处,不必加设防护套管。 | |
| 74、 自燃是指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的作用下, 由其本身所进行的生物、 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产生热, 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 发生的自动燃烧现象。 | |
| 75、 使用移动梯和折梯时, 旁边应不须另有人看管、 监护。 | |
| 76、 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 电源电压不得小于 12V。 | |
| 77、 发现有人触电时, 应立即将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 |
| 78、 事故调査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 尊重科学的原则。 | |
| 79、 安全色中的蓝色是指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 安全的信息。 | |
| 80、 浇筑离地面高度 2m 以上的框架、 过梁、 墙板、 柱子、 雨篷和小面积平台等, 操作人员可以直接站在模扳上或支撑系统的杆件上进行操作( ) | |
| 81、 下列选项中属于一级动火区域的是 | |
| 82、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 应当拨打( ) 向公安消防机构报警。 | |
| 83、 乙炔瓶应放置在距离明火( ) 以外的地方, 严禁倒放。 | |
| 84、 临时宿舍距火灾危险性大的生产场所不得小于( )。 | |
| 85、 手持式电动工具按( ), 分为Ⅰ 类工具、 Ⅱ 类工具与Ⅲ类工具。 | |
| 86、 在潮湿而触电危险较大的环境, 安全电压规定为( )。 | |
| 87、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底部, 应当高出自然地坪( ), 周围应设置排水措施, 防止雨水浸泡脚手架。 | |
| 88、 指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 天稳定低于( )℃ 即进入冬期施工。 | |
| 89、 几何图形为白底黑色图案加带斜杠的红色圆环, 此为( ) 标志。 | |
| 90、 在安全色中表示危险的是( )。 | |
| 91、 建筑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和( )。 | |
| 92、 重大事故是指( )。 | |
| 93、 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当于( )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 |
| 94、 因抢救人员、 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 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 应当( )。 | |
| 95、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 内, 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 应当及时补报。 | |
| 96、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规定,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机械、 物质或环境的( ) 和人的( )。 | |
| 97、用于防止塔式起重器超载的安全装置是( ) | |
| 98、装载机正转大连杆机构,共有( )个构件组成 | |
| 99、下列属于装载机按行走装置分的是( ) | |
| 100、在隧道开挖中,在较大沙砾层中不易使用的盾构是 |